昨天炒股群里流传着一个新名词——室温超导,是继前期的ChatGPT人工智能、中特估、6G后的新概念。
事情是什么样的
3月8日傍晚,据Sciencenews报道,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 Ranga Dias及其团队日前在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宣布,他们找到了一种新的材料,名为三元镥氮氢体系(ternary lutetium-nitrogen hydrogen system),实现了常温超导。
据称:实现287K(约15℃)温度下的碳—硫—氢体系超导,但这种新型室温超导体只能在267GPa(相当于地球中心压力3/4)的压力下工作(这是早期数据,目前报道说是可以在10Kbar压力,室温为24度左右)。虽然气压依然很高,对比过去要求的气压值已经大幅减少,可以说是一次技术的飞跃式发展。
对日常应用的影响
超导是指某些材料在低温或高压下电阻消失、电流无损耗地流动、产生强磁场等奇特现象。如果能够实现室温超导,则可以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、提高电器性能和效率、开拓新型技术和设备等等。”
现在的超导要在低温的条件下(零下220度左右)才能达成,如果能证明室温超导可行,电的传输效率就会大大提升,对于超导电器、量子计算机、超导输发电、磁悬浮等都是有颠覆性发展的。因为制约超导发展的有两个因素:一个是材料成本,一个是低温限制。
需要注意的几点:
1、在网上搜索了一下,发现这个消息是来自于一个视频网站,而且视频中并没有提供任何论文或数据支持这个宣称。(可能是没有找到)
2、Ranga Dias此前在《自然》杂志发表过一篇关于室温超导的论文,但是后来被撤稿了,因为有其他科学家无法重复他们的实验结果。(具体情况可以关注早期中国科学院发布的文章——点击查看)
3、产业化价值目前比较低,因为实现低温比实现10Kbar的大气压容易。(转发他人言论,不是相关领域,个人不清楚)
因此,很可能又是一个市场短期热点的呈现,操作上注意风险!!!
评论(0)
听说耐心点评的都成大神了,快登录或注册帮我点评一下吧!
热门资讯
4082
2024-06-24
5570
2024-04-12
4656
2024-06-27
3685
2024-08-05
5621
2024-05-18
4914
2024-06-05
5533
2024-04-13
5896
2024-04-25
热门课程 更多>>
4325
0
5